陽春三月,正是采茶好時節,通城8萬畝茶園迎來采茶季。
4月3日清晨,通城霞光茶業大柱山茶園。薄霧未散,茶農們已背著竹簍穿梭在青翠的茶壟間,指尖嫻熟地掐下枝頭嫩綠的一芽一葉。
“茶廠3月底開放采茶,目前每天有100多位農戶在這里干活,一天能采鮮葉400斤左右。”茶園管理員余建輝介紹。
一捏、一提、一放,一枚枚新芽便落入簍中,這些帶著白毫的嫩葉將在1個小時內被送往山下的加工車間,完成從枝頭到茶杯的第一程奔赴。
制茶車間門口,茶農們排起了長隊,“4斤5兩,115元……”霞光茶廠稱重員快速結算著當日的工錢。“每年清明前后我都會來這采茶,快的話一天能采個四五斤,算下來一天能掙個一百來塊錢。”村民付女士笑著說道。
在制茶車間,機器轟鳴運轉,濃郁茶香在空氣中彌漫。攤青、殺青、揉捻、烘干……生產工序環環相扣。“我們各類茶葉加工設備共有350套,初精制加工、包裝車間和倉庫6200平方米,茶葉保鮮冷庫500立方米,企業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550噸。”霞光茶業董事長胡華風向記者介紹。
霞光茶業全名為湖北霞光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寶塔茶廠,創建于1985年,是一家集種植、初制、精制、花茶加工生產及銷售一體化的股份制企業。先后獲評全國綠色食品示范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被省科協授牌“院士專家工作站”,其中“霞光碧峰”多次榮獲行業金獎,成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的拳頭產品。
“公司目前已在沙堆鎮、石南鎮、塘湖鎮等建立自有茶園,茶葉種植面積有1000多畝,主營龍井、毛尖、毫綠、紅茶、茉莉花茶等品種,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胡華風表示,通城縣政府不僅為茶企提供貸款貼息政策,還搭建了農惠通電商平臺,在業務拓展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近年來,通城積極發揮山地資源優勢,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茶園面積近8萬畝,茶產業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
2024年來,全縣已對8700畝重點茶園進行了深耕、夏秋茶采摘,全縣茶產業系列產值突破10億元,已輻射帶動2萬余名村民通過采茶實現就業增收。(丁偉、劉穎、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