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王恬、通訊員晏雄偉、上官征報道:10月11日,記者從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我市獲批全省首個中醫特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試點城市,即“DIP”中醫試點城市。通過創建中醫特色醫保支付體系,實現“患者少花錢、醫院增收入、醫保減支出、中醫特色得體現”的多方共贏局面。
“DIP”是我國原創的醫保支付方式,即按病種分值付費,其原理是基于大數據核心技術,客觀擬合全市近三年各類病種平均醫療服務成本和價格,建立起醫療服務的度量衡體系,科學、精準地支撐醫保基金支付。“DIP”使得醫療服務行為可量化、可比較,在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群眾醫療負擔。
咸寧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萬志高說,相較中醫療法而言,西醫療法使用的檢查、化驗、藥品、耗材較多,加之“DIP”參考的臨床路徑均為西醫治療的臨床路徑,因此“西醫外科治療組”的支付定額一般高過“中醫治療組”,這容易帶來“中醫西化”的導向。
為了支持中醫傳承創新,中醫特色病種付費的設想應運而生。其基本思路是“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即同一病種,采用中醫療法若能達到與西醫療法基本一致的療效,則按照西醫相應的付費標準進行醫保結算。
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萬美英說,在試點城市創建中,我市將進一步擴大中醫優勢病種,推動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建立中醫基層病種目錄,支持基層醫療機構中醫發展。選取部分適宜中醫康復理療病種實行按床日付費、門診日間付費,白天住院,晚上回家,不收取門檻費,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慢特病防治中的作用,又惠民利民減輕群眾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