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華中分公司:
你公司報送的《蘭鄭長成品油管道與咸寧國際陸港物流園交叉改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及審批申請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該項目工程建設地點位于咸寧國際陸港物流園,改線起點樁號K1821+980m,改線終點樁號K1824+480m,工程總投資3431萬元(其中環保投資560萬元)。蘭鄭長管道干線輸送介質為成品油,改線后管道長度為3.1km,管徑為D508mm,壁厚11.1mm,設計壓力為8.0MPa,輸送量:92#汽油750m3/h,0#柴油750m3/h,工程不設置站場和閥室。
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規劃,在全面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的前提下,環境不利影響將得到緩解和控制,我局原則同意該項目按照《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建設方案和擬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建設。
二、在項目工程設計、建設和運行環境管理中,建設單位必須嚴格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和要求,確保各項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并須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與修復措施。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進一步優化施工方案及工程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時序,規范施工行為,嚴格控制工程占地和施工活動范圍,減少對動植物的傷害及其生境的占用和擾動;在管道施工過程中應執行分層開挖、分層回填的操作制度,施工后期及時進行地表恢復;合理安排涉水施工時間,做好水工保護措施,嚴禁向水體排污,防止水土流失;管道施工范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并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寬度,盡量減少臨時占地面積。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生態修復方案,施工結束后根據周邊生態狀況及時對施工跡地等區域實施生態修復,開展生態監測。
(二)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在工程設計、建設和運行中,嚴格落實行業標準規范要求,加強管道防腐設計,采取防雷防爆措施,加強源頭環境風險預防。建立管線安全保護、維護保養、定期檢測和巡線檢查制度,設置緊急切斷系統,確保事故狀態下自動緊急截斷。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儲備風險防范應急物資,做好與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等應急預案的銜接和聯動,開展必要的培訓、宣傳和演練,并按相關規定報送有關部門備案。
(三)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周邊村莊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機械沖洗、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清管、試壓廢水、坑塘排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場地降塵灑水,不外排;集水坑下雨時用水泵抽取排至附近溝渠;禁止雨天進行土石方開挖。
(四)嚴格落實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嚴格控制工地揚塵污染,管溝開挖、回填等作業嚴禁在大風天氣施工,施工中落實場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出入車輛清洗、道路定期灑水、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措施;加強大型施工機械和車輛的維護管理,禁止使用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施工機械和車輛。施工階段合理布置施工場地,采用隔聲、減振、建立施工圍擋等措施,優先選用低噪聲施工機械和工藝,加強設備維修保養,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施工期棄方運至物流園用于場地平整;施工廢料優先綜合利用,剩余部分交由物資回收公司處置;清管廢渣按要求妥善處置;生活垃圾交由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五)強化公眾參與。在工程施工和運營過程中,應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定期發布項目環境管理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并及時解決公眾擔憂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
三、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工程建成后,應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四、本批復自下達之日起5年內有效。《報告書》經批準后,如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自《報告書》批準之日起,如超過5年方決定開工建設的,《報告書》應當重新報審。
五、請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咸安區分局做好該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環境監督管理工作,咸寧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負責不定期現場監督檢查。
六、你公司應當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書》送咸寧市生態環境局咸安區分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咸寧市生態環境局
2025年3月20日